装满黄色沙粒的灰白色沙袋层层叠叠,背靠着约90厘米高的银灰色挡水板,堆砌在车库入口的一侧。烈日之下,车库入口水泥地面泛着白,明显能看出近期地面加高了……7月19日下午,在湖南湘江新区学士街道学士路的城市便捷酒店附近发现,尽管长沙持续晴热高温,但这里沿街门面的固定挡水板旁,依然整齐地堆放着沙袋。“这些沙袋和挡水板在暴雨来临时能快速构建临时性屏障,阻止水流侵入需要保护的区域,如车库、商店、地下室入口等。”学士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周海波介绍。6月7日18时开始,强对流回波发展加强并自北向南影响长沙。“当晚雨势特别大,加之这里地势低,导致地库和沿街门面进水,当晚我们紧急进行人员疏散,调用10余台设施设备进行排水。”周海波表示,在抽排结束后,次日便第一时间将车库入口处地势较低的路面用水泥增高了40厘米左右,“加上这些挡水板,能有效解决地库进水的问题。”“辖区内容易受降雨影响的低洼地带大概有十多处,针对每个地点的每个问题我们都制定了对应解决方案,一点一策并明确了具体的责任人。”周海波表示,现在雨水是经学士BG大游官方网站路管网汇入白菜湖泵站再排入靳江河,但此路段排水管网过流能力不够,因此容易导致路面积水,目前已经开始进行二期雨污分流建设。“正在新建一条管网,以后学士街道北片的雨水不会再经过此处管网,将直接沿三环线从高处直排靳江河,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学士路沿线易积水问题,预计工程将在明年汛期前的3月份完工。”“象嘴路到车塘河路口中间学士路这段,近两次降雨时较容易积水,我们会提前部署,根据情况进行交通管制。”岳麓交警七中队指导员潘培正表示,根据气象预警,中队会提前将人员设备部署到易发生积水、受渍(堵)点段,进行不间断巡查,提前打开路边排水网,根据各个隐患风险点位的具体情况,中队还配齐探深杆、破窗锤、拖车绳、救生衣等装备物品。为有效应对强降雨天气引发的道路积水,长沙市采用“最小应急单元”模式,根据全市近年来历史道路积水点位情况,对269处隐患风险点位按照“一点一预案”分别制定管控疏导应急处置预案。强降雨预警期间,会启动由属地政府牵头,交警部门负责管控,住建部门、市政排水、街道、社区负责处置的“最小应急管理单元”防控排联动机制。今年以来的降雨过程中,虽然长沙城区部分路段出现了积水,但由于人员设备及时到位,都在短时间内得到了处置。“去年汛后,长沙加快对易积水点的整治和地下车库治理,推进红旗渠清淤疏浚整治工程,城区防水排涝能力得到了提升。”19日从长沙市应急管理局了解到,上半年以来,长沙积极推进对每个积水点建立“人员+机制+设备”的最小应急管理单元,每个单元人员由交警、市政环卫、街道、社区等部门共同组成,按照每个点位3到8人的配置共同联勤值守。对于地下车库、地下商场和轨道交通等地下空间的防涝排渍工作,也参照道路积水建立“最小应急管理单元”,完善应急处置和转移避险机制。“目前针对一些正在整治的易积水点特别是重要区域,均落实‘人车等雨’,提前部署应急排水设备。同时管控3800余个物业小区,强降雨时段电梯禁止停靠地下楼层,人员车辆禁止进入地下车库,并要求物业小区提前准备沙袋、挡水板、排水泵等防汛物资。” 长沙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