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河务局2025年上半年亮点工作回眸

  行业动态     |      2025-08-18 07:43

  

惠民河务局2025年上半年亮点工作回眸(图1)

  时序轮替中,奋斗的足迹格外清晰;岁月流转间,实干的画卷徐徐铺展。开年以来,惠民河务局深入贯彻“一基三抓五统筹”工作思路,从精细管理筑牢的坚实根基,到科技创新激活的澎湃动能,再到多元经济结出的丰硕成果,以实干笃行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答卷,一幅“管理优、创新活、经济强”的治黄新图景跃然眼前。

  管理是事业发展的基石,唯有精耕细作,方能行稳致远。本年度,该局以“惠风合唱”品牌矩阵为引领,将“八个惠字”理念贯穿全局,以党建强基、业务提质、民主聚力奏响管理增效协奏曲。

  思想引领是管理的“总开关”。该局通过青年座谈会、黄河工程徒步走研学等活动凝聚思想共识,共话单位发展。机关二支部获评“惠民县五星四强支部”,成为党建引领管理的标杆。深化“知汛情、访民情、话共情”领导下基层活动,成立信访专班公开接访,开展12345热线专题培训等活动,将矛盾化解在萌芽阶段,稳住管理工作的基本盘。

  思想铸魂之外,业务攻坚更显管理真章。以“业务提升年”为抓手,该局构建“三个三”防汛业务提升工程,编制水政“三册”、研发“智捍洪峰”趣味学习闯关软件,让业务技能提升路径有遵循、有方向、有技巧。联合武装部开展防汛演练,获评“惠民县支持武装工作先进单位”,锻造出“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的治黄铁军。工程建设中,依托涵闸附属工程打造集“人民治黄、防汛、安全、节水”等主题的水文化节点,将水脉文心相融,在洪波涨落间晕染文明底色。

  管理既要严字当头,更要饱含温度,职工的幸福感是管理成效的“试金石”。该局通过民主恳谈会、议事会等形式让职工建言献策,升级“菜篮子”工程,优化机关办公环境,从“小事”中感受民生温度;开展春游、运动会、节前慰问等活动,凝聚起“一家人、一条心、一起拼、一定成”的合力。

  当时代的春潮拍打高质量发展的堤岸,创新始终是新时代治黄工作破浪前行的“定盘星”与“动力源”。该局以“智”破题,用科技为防汛安澜插上翅膀,让创新成果扎根一线、惠及职工。

  虚拟练兵让实操能力“提档”。在白龙湾管理段,无人机模拟器成为“网红教具”——3D建模还原黄河作业场景,真实模拟无人机信号中断、低电量等突发状况,为职工提升无人机操作过程中的应急处突能力秣马厉兵。与既往实操相比,模拟器可提供连续训练4小时的超长待机,设备损耗率降低70%,培训效率提升3倍。“以前真机训练怕摔机,现在模拟器里摔几十次,实战心里不慌了!”职工小赵的话道出实效。如今,无人机巡查覆盖率从60%提升至100%,险情发现效率较人工提升5倍,一批批成熟的无人机飞手在虚拟战场中成功孵化。

  趣味学习让理论功底“升温”。“击败‘黄河源守护兽’,解锁下一关卡!”办公楼里的“闯关声”此起彼伏,这是“智捍洪峰”趣味答题闯关软件的魅力。500多道试题融入11个关卡,结合黄河流域九省特点设计差异化题目,层层递进、难度升级,让职工以“打怪升级”的方式在知识原野中纵横驰骋。

  数字赋能让管理效能“跃升”。智慧防汛管理系统在仓库“大显神通”:仓储信息模块实现了物资出入库记录自动同步,制度查询模块将各类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据归纳提炼,AI预警功能既能结合水情雨情预测洪水趋势,提醒管理人员保养或更换过期防汛物资,还能根据出库情况优化物资摆放,大幅提升出库效率。科技引擎让基层防汛工作如虎添翼,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本年度,创新的触角不止于此,更多打破常规的探索在实践沃土中次第生长。自主研发安全隐患监督报告平台、害堤动物监测系统,与县水务局共建共享防汛物资仓库,白龙湾段挂牌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实训基地、科协教育基地等。这些跃动在工作肌理中的创新因子,正串联成推动发展的生动脉络,为前行之路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发展的浪潮奔涌向前,经济建设的主引擎持续轰鸣。该局深知,经济强则底气足,始终把“大抓经济、抓大经济”摆在突出位置,锚定高质量发展坐标,把稳经济工作的“方向盘”。

  “规范管理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只有把每一个项目都管严管实,才能确保经济收益颗粒归仓。”该局党组书记、局长郑明辉在经济工作推进会上强调。本年度,乐安、商高大桥补救项目高标准推进,涵闸水保施工严把质量关,沧淄管线项目足额收取费用,浮桥管护协议严格执行,BG大游官方网站确保各类收益及时回笼。成立专项小组,着力做好分公司往来账款清理工作,“过紧日子”思想贯穿单位运转始终,一方面把有限资金用在民生实事等关键领域,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另一方面有效盘活存量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经济工作稳健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规范经济管理之余,该局立足自身优势,大力发展黄河淤背区经济,引进林下中草药种植项目,试点种植红花等经济作物,淤区托管规模进一步扩大。首次进行自主育苗,对黄河工程常用的杨树、柳树等树株进行小范围试种,根据种植成本、生长周期与市场预期收益,制定了短期、中期和长期计划,经验成熟后视经济效益情况开展规模化种植。

  在做足土地经济文章的基础上,该局致力于在其他经济创收赛道同步发力、统筹并进。今年以来,积极研发并推广便携清扫机具、打药车、打草机具,防汛抢险专用涤纶网兜持续推广至10余座防汛仓库,有效提升了基层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此外,借助河地融合有利契机,紧盯生态廊道占地补偿费、防洪工程照明电费审批程序,实现了款项及时足额到账。持续跟进河道采砂项目,力争将其打造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全局经济发展注入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