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9时20分,二广高速洛河大桥段发生油罐车侧翻事件导致部分柴油泄漏流入洛河!”7月31日上午,随着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一场由生态环境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黄河流域局)与河南省洛阳市生态环境局共同举办的突发水污染事件联合应急演练在伊洛河骤然打响。
此次演练以“实战化、全链条、跨区域、同联动”为特色,旨在深化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协调机制运行,为提升流域区域突发环境事件协同处置能力“打样”。当前正值黄河流域“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黄河流域局局长范治晖强调,此次选择在主汛期开展演练,既是检验极端天气下黄河流域“防、控、治”全链条联动能力的“压力测试”,也是强化流域区域一体化、上下游贯通一体的重要实践,对保障流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启动应急响应!”,一场跨区域“接力赛”迅速展开:协同优化方案,事故车辆转移,断源截流引污,开展联合监测,精准调配物资、科学应对处置。
“本次演练目标为‘构筑污染防控屏障,坚决阻断污染水体进入黄河,全力保障黄河干流水质稳定达标’。请各单位深化‘一河一策一图’成果运用,提升快速响应水平,强化流域区域协作机制运用,确保各项任务高效执行。”洛阳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吴劲松提出演练要求。
黄河流域局二级巡视员李韶旭指出,突发水环境事件应急工作中,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机构要在生态环境部统一领导下,积极发挥指导协调作用,深入推动流域区域联防联控,提升环境应急处置工作协同性与时效性。演练现场,黄河流域局执法应急处处长尚睿谈到,此次演练中黄河流域局积极协调有关工作,与洛阳市生态环境局同步处置、联合应对、协同监测,锤炼了协同作战能力,正是贯彻落实“统一应急”要求的生动实践。
演练现场,油罐车侧翻事件导致部分柴油泄漏的场景被高度还原。“事件中泄漏柴油预计在上午11时41分到达白马寺断面,8月1日上午8时49分到达七里铺断面,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影响黄河干流水质安全!”现场指挥部的大屏上,实时跳动着无人机航拍、移动实验室传回的画面和数据。
“演练整合了流域和区域生态环境监测力量,融合了应急监测车、采样无人机、现场监测和实验室监测等技术手段,形成多维一体的应急监测体系,实现跨区域污染扩散的实时追踪和及时研判,为应急处置提供了有力支撑。”黄河流域局监测与科研中心主任郑建国介绍。
“演练不是演戏,而是发现问题、检验预案的‘诊断器’。”演练结束后,黄河流域局局长范治晖强调,“生态环境安全是重大政治任务、是底线工程,我们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以更高站位、更强合力、更严标准、更实举措,坚决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历史使命,持续磨砺应急‘尖刀’,不断提升能力与水平,确保在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工作中,各单位无缝衔接、各部门同步联动、各环节高效运转,全力守牢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安全底线。”
据了解,2024年黄河流域局会同流域9省区生态环境厅共同建立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协调机制以来,流域上下正以“推动构建黄河流域上下游贯通一体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为共识,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从“各自为战”到“攥指成拳”的加速转变。此次演练的成功举办,有效响应了2025年度黄河流域及西北诸河汛前环境应急风险防控形势研判会商会议提出的强化协作配合、开展应急工作交流要求,为黄河流域应对突发水污染事件积累了宝贵经验。BG大游娱乐平台